足跟痛,也称为脚跟痛,是指足跟跟底或者足跟侧边疼痛,不红,或不肿,站立疼痛,或者行走不便。
在现代医学认为,足跟痛多由跟下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跖筋膜炎引起。
在中医学中,足跟痛多由肾阴虚、肾阳虚、痰湿、气虚、湿热、太阳经筋病变等引起。
足跟痛的第一个类型,肾阴虚型:
肾阴虚型足跟疼痛,表现为足跟疼痛,小腿或者脚心时时发热,脉沉细数,治疗的时候可以用六味加龟板、肉桂等滋肾养阴。
足跟痛的第二种类型,肾阳虚型:
肾阳虚型足跟疼痛,表现为不能长时间站立,站立时间长后足跟疼痛,脉沉迟微,可以用八味。
足跟痛的第三种类型,痰湿型:
痰湿型足跟疼痛,多见于肥胖的人,这类型的足跟疼痛,多出现在久坐或者久卧之后,长时间坐着或者躺着,一起身,脚一着地,脚跟疼痛,走一会以后,脚跟疼痛又会减轻。方药可以选择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等祛痰缓筋止痛。
足跟痛的第四种类型,气血虚型:
气血虚型脚跟疼痛,主要表现为劳累后脚跟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方药可以选择补中益气、十全大补、四物加减等,补足气血,经脉流畅,脚跟疼痛自然消失。
足跟痛的第五种类型,湿热型:
湿热型脚跟疼痛,脚跟疼痛,腰腿沉重,小便浑浊或发*,舌苔*腻。方药可以选择当归拈痛、除湿汤加知柏、牛膝等等。
湿热型脚跟疼痛,也是痛风患者常见的类型。
如果是痛风引起的脚跟疼痛,可以适当加上治疗痛风的中药。
还有一种类型的脚跟疼痛,和足太阳经筋有关。
《灵枢·经筋》中说: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
也就是说,足太阳经筋经过足跟部。
当太阳经表虚,营卫虚损,经筋失养,风寒侵袭太阳经筋,也会导致脚跟疼痛。这时候就应当使营卫调和,补足阴阳,祛风散寒,清解太阳经筋邪气,方药可以选择桂枝新加汤加防风、防己等等。
很多人以为足跟痛代表肾虚,但是在临床上湿热型、痰湿型、气虚型也不少见。
还有很多人以为足跟痛仅仅是局部疾患,用药也仅仅是见痛止痛,见脚治脚,却没有意识到跟痛症也是整体病变的一个局部表现。
只有多思多学,多向古人学习,才能扩散思维,增长见识,才能选择适合患者的方药和治疗方式,缩短疗程,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同其他文章一样,本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没有诊疗的作用,不代表诊疗意见。大家如果想治病、服用中药,请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请勿私自用药!请勿耽误病情!
整理不易,最后记得点个分享、点赞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