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冬末到今天,也不知道下了多久的雨了,打开手机查看天气预报,这几天天天大雨暴雨不停,未来十多天一天晴天也没有,老天垂泪,大地淌血,如之奈何!
有朋友问我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有什么草药,这让我想起以前学药的时候,我在看一本叫《中医儿科单方验方选》的书,刚好一姓邱的老师傅进来,向他请教书里的方,他翻了几页,对我说,这种书不要再看了,这种方书没辩证用药,初学者易误入歧途,以为一书在手,天下无不医之病了。我问他,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有什么方药,他说感冒分很多症形,药也很多,三叶青、凤凰蛋、天胡荽、旱莲草、薄荷等都可以,他行医几十年,治好无数感冒发高热的小儿,有一方是他常用的,方由*芩、薄荷、桑根、竹叶、虫蜕、地龙、防风、毛麝香、茯苓组成,临床时看是哪种症形又需随症加减,如心闷欲呕加竹茹、高热加川连,口干加天花粉,怕苦的加甘草,发汗可加麻*、山薄荷等。
邱师傅方中的竹叶一般用淡竹叶,也可以用竹叶,竹叶和淡竹叶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草药,我这民间治小儿高热一般用的竹叶即单竹的嫩叶芯,叫单竹芯或者单竹笔,有些地方用淡竹或苦竹的叶,竹叶与淡竹叶都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但竹叶以清心胃热见长,淡竹叶则长于清热利尿,两者功用相似而同中有异,邱师傅治小儿高热一般用淡竹叶,尤喜用淡竹叶薯,淡竹叶薯状如麦冬,既可清热利尿,又能养阴生津,驱邪而不伤正,用于小儿高热最为合拍。
淡竹叶一般以全草或枝叶入药,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凡外感热病,心烦口渴,热在气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芦根等配伍,以清热除烦止渴。若气阴两伤者,可再加麦冬、人参等,以益气生津。心经热盛下移小肠而致小便涩痛者,可用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导热利尿。膀胱湿热蕴结小便淋沥赤涩者,可用海金沙、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孕妇忌服。肾亏尿频者忌服。
今天也一直下雨,傍晚的时候天色稍放晴,和朋友说我要去山里挖两棵淡竹叶拍两张淡竹叶薯照片,他说这种普通的草药你没介绍过吗,我说应该介绍过,但是我也记不清了,淡竹叶常见,但是花色叶子的淡竹叶见的人应该不多,刚好不久前拍了几张照片,所以想放上来看看。骑车往山里开,刚到半路,看着山里乌云密布,眼看大雨将至,只能原路返回,临到家还是被淋了一下雨。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淡竹叶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禾本科淡竹叶属。
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头。须根中部膨大呈纺锤形小块根。秆直立,叶片披针形,具横脉,圆锥花序,小穗线状披针形,颖果长椭圆形。花果期6~10月。
生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蔽荫处。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附方
1、治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2、治霍乱转关后,手足冷,恶热渴饮,呕泻不止:白茯苓3钱、广陈皮1钱(米炒)、猪苓2钱、飞滑石3钱、香豉2钱(炒)、干石斛3钱、川连6分(吴茱萸2分炒)、黑栀皮2钱(姜汁炒)、西瓜翠衣5钱、淡竹叶5钱、枇杷叶5片(去毛)。地浆水煎服。(《感证辑要》卷四安中汤)
3、治热淋:淡竹叶四钱,灯芯草三钱,海金沙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4、治疟,先寒战,寒解即壮热:鳖甲(去裙襕,醋炙)1分、淡竹叶1两、常山3分、甘草(炙,锉)3分。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酒半盏浸药,盖于地上1宿,次日添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得吐为验。(《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鳖甲常山酒)
5、治赤浊:*柏1钱(酒炒)、菟丝子1钱、萆薢1钱、远志(去骨)1钱、麦门冬(去心)2钱、灯心7根,五味子(盐水洗)9粒,淡竹叶3枝。加盐少许,水煎,空心服。服导药后用此。(《万氏家抄方》卷二萆薢散)
6、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拍摄地点: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