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端午節因其種種節俗而衍生出不少別稱,如「浴蘭節」、「菖蒲節」、「解粽節」、「女兒節」(以上詳閱:端午節俗之發展與演變略說)、「送藥節」、「苦瓜節」等等。
我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採藥之俗,故稱是日為採藥日。俗謂是日為「天醫星降臨日」,所採之藥藥效最佳、最為靈驗;實際上此時藥草大多成熟,到達最佳採集時節。採藥日之習俗活動許多地區有相同之處,如捕蟾、採艾以及其他藥草,同時亦有草藥之市賣活動。雲南小涼山一帶之彝族,是日天剛亮,男女老少便攜鋤揹筐,入山採藥。之後將採到之草藥於集市售賣。是日民間採藥、儲藥,又有送藥之俗,即將新採之藥草及蛇蠍等致送長輩,出嫁之女子尤送藥至娘家,故有「送藥節」之稱。
部分地區是日必食苦瓜,故有「苦瓜節」之謂。廣西《貴縣志》:「端午日……家家以肉膾、糯米實苦瓜中為肴,故或稱『苦瓜節』。」又光緒廣西《北流縣志》:「是日各家多餉苦瓜作饌,俗又謂之『苦瓜、豆角節』。」
端午節亦有不少祈禳用品及厭勝之物。
所謂「五*符」,亦稱「五*圖」、「五雷符」,因其上繪五*,故稱。五*之稱,有所不一,常指蛇、蠍、蜥蜴(壁虎)、蜈蚣、癩蛤蟆(蟾蜍),亦有以蜂、蜘蛛代其一者。五*符或以紙繪,亦有織物剪貼或繡成者。其用亦不一而足,有針刺者,有懸掛者,有繫戴者,由此衍出「五*索」、「五*扇」(此節物正應炎暑來臨之時,故多為人所用)、「五*背心」等。《言鯖·穀雨五*》:「古者秦齊風俗,於穀雨日畫五*符,圖蠍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禳五*。」
五*背心為北方地區之端午節小兒衣物。俗謂五月始*蟲滋生,故小兒穿五*背心、五*鞋等。其制各地不一。天津之五*背心以黃色作底,上繡蛇、蠍、蜈蚣、蟾蜍、壁虎五*。陝西之五*背心以紅、藍、黃、白、綠五種色布拼成,上繡蠍、蜈蚣、壁虎、蟾蜍、蜘蛛五*。民間以為著此五*背心即可辟*去災。
「五*餅」為一種裹餡之節令食品,因其上印有五*圖案,故稱。舊時北平端午節期市面有售,民間亦以此饋贈親友。其製法為:將玫瑰花瓣搗成玫瑰醬,加入蜂蜜及糖稀,再加松仁等果料調成餡,包餡之後引五*圖案,烘烤即成。
加艾製成之糕餅稱為「艾糕」,為端午節令食品。遼金時皇帝於端午節賜艾糕予眾大臣。據《遼史·禮志六·嘉儀下》:「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糕。」晚近河北《承德府志》:「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進艾糕。」
俗謂道家之「天師符」具鎮宅辟邪、驅魔逐祟之效。民間更有端午節張貼天師符之俗。天師指道教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道陵,俗傳其為五斗米道之創始人,善於捉妖降*。因張天師為道教尊神,故道家符籙亦稱天師符。舊時道教宮觀端午節有為民間以朱砂筆於黃表紙上畫符饋送或出售者,供民間端一或端五日貼於門楣以辟邪,亦稱「門符」。此俗漢代業已形成,沿襲至近代。《後漢書·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之飾,以止惡氣。」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天師、鍾馗之像,或繪五*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於中門,以避祟惡。」又,《清嘉錄》記蘇州此俗:「(五月)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貽天師符,貼廳事以鎮惡,肅拜燒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
古時端午節亦以「赤靈符」以厭勝。逢五月初五日,以紙書符,佩於胸前,俗謂可以辟邪免災。晉代葛洪《抱朴子》曾記此物。宋代吳自牧《夢粱錄》稱,當時宮觀等書此咒符致送官宦人家。
俗謂「天師艾」可鎮宅辟祟,民眾置其於門首。據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畫天師》引《歲時雜記》:宋時端午節,京都之人除繪天師像販賣外,又作泥塑之張天師像,以艾為鬚,以蒜作拳,置於門上,稱為天師艾,亦稱「艾符」。蘇轍《學士院端五帖子·皇太妃閣》之三:「太醫爭獻天師艾,瑞霧長縈堯母門。」
以艾草剪紮而成之人形稱為「艾人」,傳統民間於端午節懸於門首,云亦可辟邪禳*。此俗南朝時業已形成。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踏百草……採艾以為人,懸於戶上,以禳*氣。」又,周密《乾淳歲時記》:「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形懸於門上,以禳*氣。」
以菖蒲棒鏤刻而成之小人稱為「蒲人」,云可辟邪驅瘟,故傳統民間多於端午節揷掛蒲葉於門首,又作蒲人佩帶身畔。陳元靚《歲時廣記·二十》引《歲時雜記》:「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避邪。」又引王沂公端午帖子詩:「明朝知是天中節,旋刻菖蒲要辟邪。」
端午節裝有香草等物之荷包袋稱為「午時袋」,亦稱「端五香包」。此種香袋一般都以錦繡縫而成,內裝艾、菖蒲乃至雄黃等香草、驅*藥等。屆時婦女及兒童佩戴,以裝飾打扮,或驅*辟邪。民國廣東《東莞縣志》:「(五月五日)邑人多紉小香囊,曰『午時袋』。」
我國古代將虎視為神獸,俗謂其可鎮祟辟邪,保祐安寧。《風俗通》:「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之艾虎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之風習已有千年以上之歷史。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絛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絛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除配飾艾虎之外,端午節還有以雄黃為小兒於額頭畫「王」之俗,其意亦在於借虎辟邪。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物。」將雄黃酒抹於兩耳,稱為「開聾」。同治《直隸澧州志》:「端午……採菖蒲屑之,捶雄黃以泛酒飲,或塗小兒兩耳,曰『開聾』。」除於額頭、鼻耳塗抹之外,亦可塗抹於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傳統節俗少不了飲酒。以艾浸製之藥酒稱為「艾酒」,亦稱「艾葉酒」。俗謂飲之可辟邪祛病。陳元靚《歲時廣記》二十一「艾葉酒」引《金門歲節》:「洛陽人家端午作朮羹艾酒。」傳統以艾為藥草、灸草,醫典對其功用多有記載。宋代陸佃《埤雅》:「艾,草之可以乂病者也。」
以菖蒲浸製之藥酒稱為「蒲酒」,亦稱「菖蒲酒」、「菖華酒」、「蒲觴」。傳統民間於端午節製作蒲酒飲用,以辟瘟氣。《荊楚歲時記》:「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辟瘟氣。」《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漬酒以菖蒲,揷門以艾,塗耳鼻以雄黃,曰避*蟲。」我國早在先秦既有蔬食蒲根之事。《周禮·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糜臡。」「昌本」即菖蒲根。《本草經》:「菖蒲主治風寒溫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端午節一如其他重要年節,其節俗因我國地域不同、歷史年代有別,其風俗相異、變化演進,宴樂、孝親、祈福之意則古今皆然。
▍本文據網路及文史資料綜合整理,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所有文字內容均經重新編輯,特此說明。
相關文章:
端午節俗之發展與演變略說
端午
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詞裡的端午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國語社」↓
國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