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萆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温儒敏幼小衔接不学拼音就输在ldq
TUhjnbcbe - 2021/8/1 17:57:00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611315.html

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前儿童是否需要先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汉语拼音,免得入学以后跟不上语文课堂的快节奏,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困扰中国家长的一个问题。

古老的汉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汉语拼音的发展过程不过百年。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不管何种形式的汉语拼音(切音字、注音字母、现代拼音等)都是作为汉字认读的辅助工具发挥作用。

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学习语文,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我们如何才能爱上语文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老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一谈自己初学语文的经历,你是先学拼音,还是先识字的呢?你的语文童蒙读物有哪些?

将有一名随机抽取的幸运读者获得温儒敏老师的新书《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四集)》。

#1

■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统编教材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孩子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

■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教师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总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大家也要重视。

#3

■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统编语文教材低年级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左右(以前是要求),其中字左右会写,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字(这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个会认的字,个会写的字。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才安排学这些字吗?不是的,它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更多的字。

统编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等。教第二、第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就不光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统编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教师应当多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儒敏幼小衔接不学拼音就输在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