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萆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十一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升
TUhjnbcbe - 2020/12/24 18:38:00

第十一讲
   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升降浮沉(一)

下面我们继续上课,归经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归经的临床意义。归经的临床意义其实也很简单,概括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归经理论能够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一些性能功效相同而它作用部位不同的药物,只有掌握了归经以后,才能够准确的区别使用。所以这个临床意义就是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比如说刚才讲到的那些清热药,苦寒清热药,*连、*芩、龙胆草它们的药性药味都相同,都是寒性的,都是苦味的,都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都能够治疗脏腑热证,但是它们对于脏腑的选择性不同。*连主要是在心胃,*芩主要在肺,龙胆草主要在肝胆。这样的对机体的这种特殊的选择性,它是通过归经把它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掌握了归经,就能够更加准确的选择这样的清热泻火药。

又如补阴的药,沙参主要补肺胃之阴;麦冬除了肺胃之阴,还能补心阴;百合是补心阴和补肺阴;女贞子是补肝肾之阴,那么象这样,它们都是甘寒的补阴药,药性都是寒性,药味都是甘味或者甘苦,功效呢基本功效都是补阴或者养阴。但是对脏腑的选择性不同,这个选择性不同也是通过归经把它们特征反映出来,那么掌握了这些药物的不同归经,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阴虚证,就可以准确的选择这样的药。

所以归经的临床意义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呢,要高度的重视这个归经的理论。因为掌握了这样的理论有利于提高临床的疗效。所以我们书上引用了清代医药学家徐灵胎的一句话,“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这个“不知经络而用药”呢,就是我们不重视归经理论,离开了归经理论来使用药物,尤其是使用那些性能和功效都相同的药物那么就不准确,所以就叫做“其失也泛”,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有一个问答题要同学们回答,什么叫做“不知经络用药,其失也泛”?你是怎样理解的?那理解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样的意思。因为有的药物因为它其他都相同,而归经不一样,那么对机体的作用不一样,如果不分清楚,那么就不准确,疗效就不好。分清了以后,提高了疗效,增强了准确度,就这么一个意思。

但这个仅仅是重视归经一个方面,因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脏腑经络的病证往往互相影响,有时候这个病证表现在某一个脏腑而往往与其他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比如说有的患者因为肺气虚,而出现了久咳虚喘,那么我们用药的时候,如果只是根据他是肺的病变,只用这个归肺经的止咳平喘药,或者归肺经的一些补气的药物,有时候效果不好。因为这个肺虚可能是因为脾气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那么造成了实际上是脾肺两虚,因为脾肺它有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加上一些补脾气的药,就是中医所说的补土生金,那么可能对这样的肺虚的久咳虚喘会增强疗效。但还会有其他的例子,比如说木火刑金,因为是肝火旺造成了肺热的咳嗽,单纯的清肺止咳可能效果就不一定很好,那么我们加上适当的清泻肝火的,这样子就使其木火不至于刑金,这个就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临床上要考虑的另外一个方面。所以徐灵胎又加以补充,说“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病证,如果见到某一个脏腑经络的病证只在那个脏腑经络的药物当中选择,去堆砌,不考虑人的整体性,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那疗效也不会好。所以要把这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临床上收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这个归经的临床意义那么我们书上有两段话,真正的意义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句话,就是增强用药的准确性。那么这归经这一节就是这些内容。含义,简单,就那么一句话,但是要注意它不是解剖的实体部位。它归经是作用显现的部位,也不是精微物质到达的部位,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另外重要的内容是在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以所治的病证为依据。怎样依据理论来确定归经呢?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今后我们学习药物的时候都要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这个药物有这种功效,能够治疗这个病证,那么根据中医理论这个病证它属于哪一个脏腑?哪一个经络的?那么它就是归哪一个脏腑或者(归哪一个)经络。

但是要注意的呢,归经的定位它受临床辨证理论体系的影响。现在是以脏腑辨证为主,所以一般都是归脏腑。有部分药物是归经络,需要注意。在古代文献当中还有其他的表述,比如说以六经的,以卫气营血的,还有以具体部位的,那些都属于归经的范畴。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名医别录》上面什么能够归鼻,什么能够归目,这具体的器官,具体的部位,那么也是属于归经的大的范畴。但现在一般都不这样表示了,都是以脏腑或者经络为基本的定位的单位。关于归经的意义刚才也说了,就不再重复。

关于归经这一节我补充两点,供大家参考。一点就是我们书上36页,下面这个小字,就是引经与药引,这个也是在中医药界非常流行的,影响也很深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引经,引经又叫引经报使。就是前人认为有的药物和其他的一些药物应用,能够使其他药物对于机体的某一个部位的疗效明显的增加,就把这个药物就叫做其他药物或者脏腑的这一个部位的引经药,这个作用就叫做引经。比如说牙龈肿痛,因为胃火炽盛,牙龈肿痛我们用一些清泻胃火的药物,比如说象石膏这一类的,前人认为加上一点白芷,就能够明显的增强对牙龈肿痛的消肿止痛的效果。那么就把白芷就叫做引经药,因为牙龈属于阳明,白芷就是阳明经的引经药,这个作用就叫做引经的作用。这是建立在归经的基础上的,因为本身白芷它就是归阳明经的药,它的归经就在阳明经。所以它是建立在归经理论基础上的。它不同的地方,归经是指的这味药单味药它本身而言,它容易在这个部位发生疗效;引经是配伍以后,它和其他药物一起,能够使其他药物在这个部位的疗效也有明显的增强,它是在复方的情况下的,就这么一点区别。它与归经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个引经或者引经报使这个说法,自古以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就高度的重视,认为这个是很有用的一个用药的规律,就是比如说有人说“用药不用引,如隔万重山”,好像就是我们使用药物来组成方剂的时候,里面不加上一点引经药,这个效果就不会好,如隔万重山,那效果相去甚远,隔靴搔痒,这样的一些意思,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另外一种观点就认为这个引经,其他的药物不能到这一经,要靠它把它引到这个地方,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那本书当中专门就有一节,就有一个标题下面引经报使之谬,他就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是持批判态度的。就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个人的观点,这个在没有完全研究证实以前,可能两种观点都有一点偏执,我认为这个引经可能是在部分药物、部分方剂对于部分病证,可能会有这样的作用。你比如说刚才举的(例子),本身白芷对于这个牙龈肿痛,它就能够入阳明经,能够消肿止痛。那么它和这个清热药在一起,肯定有一个增效的问题在里面,这个是符合前人引经或者引经报使的。比如说石膏那些药也本身就能够归阳明经,它并不是因为白芷把它引到了这个地方,而是互相增强了效果。关键是对这个引经怎么来理解?所以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肯定我认为都为时过早。因为完全肯定那是我们以后要学方剂,每一个方剂都有引经药?不一定,我们大量的方剂里面并没有引经药。所以这个就是说明了它只是在部分的使用。这是关于引经的问题。

另外关于药引的问题,药引又叫引子药。这个说法出自宋代,我们在总论当中,(讲)宋代的本草的时候提到了,宋代有和剂局和惠民局,和剂局就是制药的,惠民局就是卖药的,当时的成药就是由国家专营,国家统一来生产制作,统一销售。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成药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携带,便于服用,减少了患者煎药的麻烦,所以受到了使用者的欢迎。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个性化的更好的给药,更好的针对个体的差异和病证的差异进行加减化裁,不能减,也很难增加。那么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宋代的时候,就给你开一个成药,根据你个体的差异可能再开一两味药,你回去煎汤,患者煎汤用另外的两味药煎的汤,或者一味药、两味药、三味药都可以,或者更多的药煎的汤来送服这个已经生产好的成药。那么在开的成药以外的,需要患者自己煎汤来送服这个丸药的那些药统称叫药引或者叫引子药。

比如说一个脾虚的患者,当时就有把四君子汤做成了四君子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但是这个患者明显的有脾胃气滞,有腹胀这样的症状应该加一点理气的药,比如说就开一味陈皮,实际上就相当于异功散的意思。那么用陈皮煎汤来送服当时官方卖的这个四君子汤(丸),陈皮在里面就叫做药引子或者叫药引。

比如说有的患者心脾两虚,开一个归脾丸,但是这个人气虚又很明显,那么就加人参煎汤来送服归脾丸,人参就成了这个患者服用归脾丸的引子药,或者药引。所以在宋代的药引,是为了弥补这个成药、成方的不足,这个引子药可多可少,可贵可贱。可以是人参这一类的贵重药,也可以是很低廉的一些草药、草本药。后来随着宋代的和剂局、惠民局的消失,成药逐步减少,所以明清以后又开始以汤剂为主要的临床的用药形式。

在这个汤剂,医生开处方,这个患者到药店里面去配方,这个药店有的药物不经营。为什么不经营?因为没有什么利润,而且患者又容易得到。比如说南方地区的竹叶,到处都有。或者比如说感冒(药)里面需要一点生姜,可能一般家里面烹饪的时候都有,那么药店里面没有。就是说生姜或者葱白、竹叶,药店不给,需要患者自己回家准备,加入到药里面。所以后来就把这种药店不经营的患者又容易找到的这样的一些药叫做药引或者引子药。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现在也是如此。但是有的人认为每一个方都一定要有药引子,没有药引子好像就不行,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吴鞠通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批评,比如说我们书上说的“今人凡药铺中不售,凡需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每方必云引加何物,不通已极,俗恶难医”,就是说有的人认为每个方都要有药引子,这个没有必要,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恶习,是一种陋习,应该加以改变。这是补充的,就是书上有。

第二个归经这个理论在中药的性能理论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规范,问题就是说比较少一些的,但是它也有分歧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为什么归经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书上也会出现记载上的分歧呢?一个原因就是我刚才已经反复讲过的了,因为这个辨证的理论体系不同,有脏腑辨证、有经络辨证,还有其他辨证。立足于不同的辨证,对于归经的定位呢就会有不同的表述,这个造成了很多书上归经不一致的,这是主要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每一味药有很多的功效,不同的功效它都有相应的归经,就是用同一种辨证的理论体系,这个归经也会出现取舍不同,而有多少的差异。比如说大*它能够泄下,那肯定归大肠;另外它又有很广的清热泻火作用,能够清比如说胃热、肺热等等,它都能清;另外它也能够活血化瘀,又涉及到心肝,又能够清泄湿热,能够治疗膀胱湿热、肝胆湿热,比如说湿热淋证、湿热*疸都能治。那是不是全部都写上,当然古人有这种表述,某个药通行十二经,其实某药通行十二经和没有归经完全相同,什么地方都可以归和不写归经没有两样。

所以现在我们的书上一般不提倡,就没有通行十二经这个说法了。因为它没有特殊性,它十二经里面总要有一个主次。但是这个主次的取舍怎么决定?比如说大*,那么过去称通行十二经的附子,哪一经为主?当然附子是以肾为主,另外心脾。那另外的经取到哪一个程度?所以有的多一经,有的少一经?这个是正常的现象。

比如说我们今后在解表药当中学紫苏,紫苏解表它归肺经;另外它能够行气宽中,宽中就是脾胃,所以它归肺和脾胃经。那有的书上只写胃,不写脾;有的只写脾,不写胃。这可不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个也是造成了有分歧的,这个取舍不好决定,因为功效很多了,把哪些舍掉。

另外还有个人的观点,比如说在很长时间内,辛夷归胃经,我们这个书上把它去掉了很长时间,同学们经常问,这个辛夷通鼻窍散风寒,那么就是个归肺经的,为什么要归胃经呢?那是李时珍个人的观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认为这个鼻塞不通,是阳明清气不能上升,辛夷通鼻窍它是通过了升发阳明的清气,但这个解释也是他个人的见解而已。所以后来呢就把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的归经照抄,就是肺胃两经。其他的医家并没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应该说是一家之言。那么一家之言也造成了一定的分歧。我们现在为了避免这样的分歧,减少同学的一些疑问,所以我们现在辛夷只保留了一个肺经,我们今后学的时候会发现,归胃经的就不再保留它了。

象这样的情况,还有过去把什么形色气味,作为拿来归经的根据。《内经》里面每一种颜色它主要归哪一个脏腑,红的一定就归心,青的一定归肝,这个只有一定的相关性,不是必然的内在联系。所以按照颜色来推导归经,往往并不可靠,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也不采用这种方法。这个也是造成归经有分歧的一个原因。

另外归经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有一部分药物很难确定归经。如果归经作为一个药性理论,就应该具有普遍性,每一个药都有。有的外用药不内服的药,比如说炉甘石,举个例子,它用于治疗很多皮肤的疮疡瘙痒,那么就这一个功效怎么定它的归经?你说肺主皮毛,脾主肌肉,那外用的药都归肺和脾,也没有这样的标定方法,也很难这样子确定。有的能够祛腐生肌的,也是。所以有的药不好确定归经。

还有的药物归经没有意义,比如说驱虫药,现在我们每一个驱虫药都有归经,但是我们从归经的定义出发,这种归经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归经讨论的是药物对于人体部位的选择,那么驱虫药,从理论上来讲,最好的驱虫药让它只作用于虫体,不要作用于人体,对人体不要造成任何影响,只杀虫就够了。不管中药的驱虫药,西药的驱虫药,可能最理想的就是这样的药。但是现在没有,在驱虫的同时,人体都要多少吸收一点,都要产生不良反应。但是从归经的定义出发,它只作用于虫体(是)我们要求的,不要求它作用于人体。那么这个归经是不是就和这个归经的初衷,它的本义,就违背了,它就失掉了归经的意义。

所以实际当中有相当多的药不好确定归经,有一部分药它的归经又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它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这个是小问题。但是大家要知道,就是说并不是每一味药,我们今后见到有的药没有归经,那也是可以的;有的药虽然有归经,但是我们不一定去理会它,因为它不能指导临床,或者说它没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比如说驱虫药这一类。这个供大家参考。这是关于归经的问题。

下面介绍性能的第四节,升降浮沉。升降浮沉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中药的性能理论。这种思想产生也是非常早,在先秦时期对于这个升降浮沉就有很多的论述。升降浮沉的理论,实际上是升降出入理论在中药当中的一个具体应用。(这个比较新鲜)升降出入理论是古代哲学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因为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基本物质就是气,而且这种气是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当中。这种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升降出入。大到日月星辰,小到我们这个生物的每一个个体,都处在不同的升降出入的运动状态当中。中医学就利用这种升降出入的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

比如说我们前面学中医学基础,在藏象学说里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大肠能够通降,肺能够宣肃,能够宣发又能够肃降,肝主升发等等,这个都是升降出入理论在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当中的具体应用。当然这些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了,出现了异常也可以用升降出入的理论来解释。比如说呕吐,刚才讲是胃气上逆;那么咳嗽是肺气上逆;外感邪气或者麻疹初期突然收没了,是邪气内陷;脾虚的泄泻是脾的阳气不升;自汗、盗汗是津液外泄。那么这个都会出现升降出入的这样一些病理改变,就是出现一些升降出入的病势趋向。那么相对于这样的升降出入的病势趋向,药物能够减轻治疗这样的一些病势趋向,那么就具有升降出入的或者就我们这里的升降浮沉的这样的作用的趋向性,那么慢慢地就产生了这样的升降浮沉的理论。

所以这个理论是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萌芽,在《内经》,在《神农本草经》当中都有所反映,但是没有上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重要的药性理论。也是在金元时期,主要也是张元素在他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当中,才系统的论述了具体药物的这个升降浮沉的一些作用趋势。并且在《医学启源》当中,张元素对药物的分类就用升降浮沉来分类。把它分成了春升生,夏浮长,秋降收,冬沉藏,这样一些类,用升降浮沉来对药物进行一些分类,至此,升降浮沉的理论就基本上具备,就成为了中药性能的一个重要理论。

所以我们前面讲《神农本草经》初步奠定了药性理论的基础,只是初步,它只有性、味和*性三个方面。归经和升降浮沉它最后形成比较完整、比较系统都在金元时期,与张元素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这是它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概况。这里面也是介绍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含义,升降浮沉的含义,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部分。升降浮沉是用于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首先给它定了这么一个性质,它是表示的概括的是药物的作用的趋向性;归经是概括的药物作用的部位;四气是药物作用对于寒热或者阴阳盛衰的一种影响;五味是作用在补泻敛散方面的一些特征。首先一个定位,它是表示药物作用的一种趋向性的。

然后把升降浮沉四个字加以具体的解释,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下;浮是发散,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外;沉是收贮闭藏,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内。把它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然后就说这个升与浮,沉与降,往往很难截然区分,所以往往升浮并提,沉降并提。那么这个升浮和沉降呢,往往是一个不同的作用趋向,加以了适当的说明。另外按照阴阳来分,升浮属于阳,沉降属于阴,这个都很简单。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段。就是把升降浮沉四个字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要说明一点,就是在历版教材当中,或者在我们见到的很多中药学专著当中,对于沉的解释,长期以来就说沉是泄利。这个影响也很广泛,但是这个表述应该说和前人的本意是不吻合的、是违背的。因为我刚才说了升降浮沉的理论,本身就是哲学当中升降出入的理论在中药学里面的一个具体应用。升降是相同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所以说和升降出入的升降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升降出入,出就是我们升降浮沉当中的浮,向外的、外出的、浮散的;升降出入的入对应的就是升降浮沉当中的沉。正如我刚才讲的张元素对药物的分类,秋是降收,冬沉藏,所以沉是一种收贮闭藏,是和向外相反的相对应的,是和出相反的入是一致的。实际上浮沉就是出入,浮沉出入,那么我们在水当中浮沉,也就是浮起来了,沉下去了,就是出去了,进来了,对于水面而言。从字义上来讲,它也应该是向内的,是一种收贮闭藏,这样子才符合古代的本义。

所以从开始有统编教材一直到五版教材这个沉写的就是泄利。当时我当学生的时候,就不理解,所以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我的导师凌一揆老师提出来,我说这个可能不对,当时凌老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当然还有总论的其他问题,后面讲升降浮沉我还要讲。当时提出了一些讨论,后来非常赞同。后来在六版教材当中,其实我也参加了六版教材,因为当时是雷载权老师主编,当时我说一下改(过来)的时候可能牵一毛动全身,不要一下动。所以大家注意六版教材里面的沉保留了表示泄利和收贮,把两者同时都(写进去了),起一个过渡。我们现在就把泄利完全把它排开了,这样子才正确,才能够符合它的本义。这要说明这样一点,就是关于升降浮沉和升降出入的关系,这个在解释的时候和过去的书发生了一点变化。(本科学习很重要啊!)

还要说明一点,这个张元素建立的升降浮沉理论,它是建立在法象药理学的基础上的,当时提出这个升降浮沉的理论,主要指导临床养生保健和用药的时候,要顺应人体的升降出入的规律。当时认为人体也处于一种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的这样一个规律性,有这样一个节律性。那么用药的时候,尤其在养生的时候,我们要顺应人体的这种升降浮沉的规律性,用药的时候也要考虑,不要过分的伤害或破坏人体升降出入的这样一个规律性。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的限制,究竟人体在一年四季当中怎样升降浮沉?那么药物又怎样来影响这种升降浮沉?不但是当时不能解决,就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也是理想的一种愿望,也不能落到实处。

所以后来到了清代的中期以后,升降浮沉理论就完全演变转化为了一个药效学的一种理论。它是根据药物对于病势趋向的治疗效果,慢慢来认定这个升降浮沉。所以此前的升降浮沉,药物的升降浮沉往往是用法象药理学来认定。所以我们后面要讲,把什么根升梢降,诸花皆升,或者是药物的作用部位,或者是药物的性味、归经,都作为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那是法象药理学当中的升降浮沉理论,它是成立的;在清代中期以后的药效学的升降浮沉理论当中,那些都完全是不成立的,或者是一些或然性的巧合,部分的相关。所以我们现在不能把它认为是影响药效升降浮沉的一些因素了,是后面专门要讨论这个问题。这个也是我们要学好升降浮沉理论,它从法象药理的升降浮沉转化为真正药效学的升降浮沉理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到现在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要把它明确的区分开来。


  第二个问题,升降浮沉的确定,这里我们讲的确定是把它作为一个药效学的升降浮沉来讨论的。这个确定就是首先药物的升降浮沉倾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就是这一个问题的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质是与病势的升降出入的倾向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中医理论认为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那么杏仁能够止咳平喘,就能够减轻或者消除了上逆的这种病势,那么杏仁就是一个下降的了,就降了肺气,它的作用趋势就是降的;自汗盗汗是一个向外的病势趋向,比如说浮小麦、麻*根它有止汗的作用,那么它的作用趋向就是向内的;感冒这个病邪由表入里,这个病势趋向是由里向外,是向内的,那解表药可以使这个表邪由里向外把它祛除出去,所以它的作用趋向就是向外的;脾虚的泄泻这个病势趋向是向下的,这个清阳不升,那我们用升阳止泻的药物和健脾升阳的药物,这个作用趋向就是向上的,那么就是相对于这个病势趋向。实际上这个相对于病势趋向都是由药物的作用,它的功效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现在要来确定,要来分析药物的升降浮沉的这个作用趋向,往往是通过药物的基本功效,所以这个也不是要大家去死记硬背,也是通过功效,所以功效也是认定这个升降浮沉的一个核心。和归经一样,和四气一样,和五味一样,都是立足于这个功效。

所以我们书上在37页的最后一段,药物的升降浮沉虽然是与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也应当从药物对病证的治疗效应当中去认识。这是从理论上讲是这样,从最初的认定过程是这样。必须服用了药物以后,看这个病势趋向有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这些治疗效应是药物的功效产生的,现在我们对药物的功效已经有很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现在要来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的趋向,就通过药物的功效就可以。所以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涌吐,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它都是升浮的,作用趋向;反之,具有清热作用,具有泻下作用,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止血,这样的一些功效,它是沉降的。那么我们今后,如果考试要考大家哪一类药或者哪一味药它的升降浮沉趋向是怎样的?那么我们就从这些功效当中来分析、来认定。比如说一个题,在安神药、息风药、平肝药、开窍药当中,哪一类药它主要是表现为升浮的?那么肯定是开窍药。因为平肝药是沉降的,安神药是沉降的,另外的一类也是沉降的,所以都是这样子来分析。所以我们现在简单的记住这些功效与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具体的药物我们还可以具体的讨论。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中药学,为什么翻开具体的药物有性味归经、有*性,不再标明升降浮沉,这是什么原因?过去的本草,在明清时候的本草都要写明这个药它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什么,现在不写了,把它省掉了,这是什么原因?它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功效理论的发展。过去的本草没有功效这个栏目,对功效不完善,我们现在每一个药后面都有完善的功效。很多功效就已经反映出了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比如说发汗解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那么这个宣、发散,那么都肯定是向外的。这个降逆止呕,降气止咳,降气平喘,这个是下降的了。升阳举陷,那么是上升的了。所以很多升降浮沉已经能够通过功效认识这种作用趋势,这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再写出来它的升降浮沉就显得重复。

另外升降浮沉这种作用趋势,非常典型的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相当多的药物升降浮沉的趋向不明显。比如说消食药,这一类的药物,升降浮沉不是很明确。那么你作为一个体例,有的有,有的没有,不一致,这个也不好,这也是一个原因。

再一个原因,中药当中有很多药物是二向性的,它既能升浮,又能沉降。比如说我们要学的麻*,它能够宣肺,能够发汗,能够祛风寒,这个是升浮的。但严格来讲,它的平喘止咳是一种沉降,是使肺气肃降,尤其是利尿是一种沉降。所以麻*是一个以升浮为主,又有沉降之性。我们比如说桑叶、菊花能够疏散风热,就疏散风热而言,它是升浮的。但这两个药又能够清肝明目,又能够平肝阳,那么这个又是沉降的。所以它升浮当中也有沉降。这一类的药物非常多。那么如果我们要在这个药物的后面既写它升浮,又(写它)沉降,这和不写有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基于这样一些原因,从功效当中可以认定,加上有的药物升降浮沉很难认定,容易认定的二向性的又多,所以我们现在把它取消了。

所以相对来说,这个升降浮沉的理论它的重要性相对于四气,或者归经来说,也要次要一些,所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关于这个升降浮沉的确定的问题,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一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