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萆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七讲中药的性能概述
TUhjnbcbe - 2020/12/23 14:20:00

第七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

 

现在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29页,总论的第五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介绍的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所以是总论当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章,所以这一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里面的内容都是属于掌握的内容,所以应当好好地学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前面有一个概述,后面分了五节,讨论了中药五个方面比较主要的性能。

我们首先就学习中药性能下面的概述部分,就是29页到30页。在概述部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中药性能的含义也就是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在我们书上,书上有三段文字,还是有比较多的内容,但是高度地概括起来,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呢?实际上只有两句话,大家对这两句话好好地理解和记忆。第一句话就是第三段的第一句,前人常将药物的性能称为偏性,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然后第二句话就是第一大段的第9行的后边,中药的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就这样两句话,所以把它联系起来讲就是,如果有人问什么叫中药的性能?你就可以回答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实际上中药的性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这样两句话就够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要深刻地理解,然后才能把它记得住。因为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这种平衡的状态,人体的脏腑之间也是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如果说这种相对的平衡被破坏了,就成为一种病理改变。所以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的病理改变,或者说病证的发生,都是因为阴阳或者气血、脏腑出现了偏盛偏衰的这种现象。既然出现了这种偏象,用药物来治疗,就是利用药物的偏象,来纠正人体机体的这种偏象,使它重新恢复了原来或者重建了这种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的这种状态,这种病证就得到治疗。所以根据中医这样的认识,药物的作用就是以偏纠偏,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机体阴阳气血或脏腑所发生的偏盛偏衰,所以就把药物的性能就称为药物的偏性。那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中药的性能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对中药作用的一些基本特点,把它进行高度地概括而产生的药性理论。为什么这样子讲呢?因为中药的具体功效是很多的,有的功效完全不一样,但是利用中医的理论,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概括这些功效的它的特征,可能它们会有相同的特征。比如说我们书上在第一段里面举到了,比如说发散风热的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清泄里热的药,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热泻火这样的一些清热作用,治疗的是里热证;滋阴药,或者叫补阴药,它的基本功效是补阴,但是它治疗是阴虚证。根据中医理论,风热表证如果用寒热来分,它属于热证的;当然里热证就更是一个热证了;阴虚证是阴虚生内热,它是一种虚热证,它本质也属于热证的范畴。前面我们讲的发散风热药、清泄里热药、滋阴降火的药,它们都能够治疗中医所说的与热有关的一些病证,把它的药性就可以总结起来,都具有寒性,能够针对一些热邪或者热象,从寒热的角度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功效,它们就有相同的特性,所以寒热就是性能的一个基本内容。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比如说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止咳的药、平喘的药,就是使上逆的肺气肃降,它有降肺气的作用,从升降的这个观点来说,它是向下的,是下降的;呕吐,是胃气上逆,用了止呕的药,它是使上逆的胃气下降,它也是一个作用是下降的;人体的肝阳上亢,就是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那阳气亢逆于上,这个病理改变也是向上的,平肝潜阳的药能够使亢逆于上的阳气向下,从升降的观点这个角度来总结,平肝潜阳的药也是一种下降的这样一个作用的趋势,所以尽管止咳药、平喘药、止呕药或者平肝潜阳药,它们这些功效完全不相同,但是用升降这种理论来概括,它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特点或者特征,那就是向下的,指这个作用趋势。象这样的一些情况,它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就产生了中医的这种性能。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大概就介绍这样一个内容,结合到书上并不难理解。


  在中药性能这部分有两点(要)补充,就是帮助大家理解,但是供参考的。补充的第一点,就是在有的中药文献当中或者教材当中,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可不可以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呢?完全可以。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药性这个术语在中药当中,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它这个含义有的时候非常局限,有的时候非常宽广,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概之,所以就非常不固定。比如说我在讲总论那个本草史的时候谈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序例当中就提到了药物对剂型有选择,《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就是“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它在这个地方的药性,“药性有宜丸者,有宜散者”,可以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丸剂,有的适合于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水煎剂,有的适合于作酒剂,显然这个地方的药性指的就是这个药材的,用我们现在自然科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它的水溶性,或者醇溶性,这个药性指的是理化特性、理化特征,这个就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的药性。以后,比如说在《本草经集注》里面,提到了“药性所主”,就是这个药能够治什么病证?这个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在《本草经集注》当中的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我们经常说的某个药,比如说干姜的药性是温性的,*连的药性是寒性的,这个药性实际上就是指的寒热之性,它没有指其他的,这个都是比较局限的。另外在有时候这个药性就无所不指,凡是中药有关的一些理论它都可以叫做药性。

从什么地方可以见得呢?比如说古代有的本草,比如说有的叫《药性论》,那么《药性论》收载的药物,是从这个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性或者药物的功效主治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论,都包括在里面。当代高晓山先生还编了一个《中药药性论》,那个药性论里面谈到了中药有很多很多的药性,凡是中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就包括功效在内,也是药性,那么这个药性的含义就非常宽广,那我们在明清时期,有的启蒙的中药读物就叫药性赋,比如说署名李东垣的药性赋,它就是(有)温性赋、平性赋、热性赋、寒性赋,它这里指的药性就是那个寒热之性,所以本身药性这个词在中药里面没有确定性,所以你把中药性能这一章叫做中药的药性,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并不错,但是由于这个术语的不规范,在使用的时候,对同学可能经常就造成认识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上面讲的有的地方的药性仅仅是指寒热,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是指的我们这里讲的性能,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无所不容,有的地方就指的刚才讲的理化性质,水溶性、纯溶性这些。为了避免用语上的分歧,尽量地规范用语,所以这一章中药的性能,还是不要叫药性为好,当然这是一个建议。


  要补充说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中药的性能的“性能”二字,应该说出现很早,根据辞书的解释,“性”是指的性质特征、特性;“能”指的是功能,就相当于功效,所以物体的功能、物体的性能,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说什么物体的性能就包括了它的性质和功能,所以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讲,我们书上的第二段它是指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它的本义。但是中药的性能这个词用在《中药学》当中,从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它就成了一个专用术语,在《中药学》当中,我们凡是学过中药的都知道,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它指的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这样一些内容,它并没有包括中药功效的那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在《中药学》当中,所谓的性能,已经发生了这个词的内涵的缩小,它没有原义那么宽广,它只包括了性质、特征,没有再包括功能。由于中药的教材有很广的影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培养的中医药的人员都是用这种教材,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性能的含义是什么?实际上也就是中药的性能,这个性能二字已经约定俗成,指的就是中药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就是我们下面讲的那些内容,就没有再包括中药功效的那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教材上,中药的功效在前面,专门有一章进行介绍。我在这里再补充说明一点,这个功能又叫做功效,这两个是同谓语。因为功效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没有专项到有专项来介绍中药的功效,比如说我们的教科书,每一味药下面都有它的功效是什么什么?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这个术语并不规范,所以从清代末年,尤其是在明国年间,中药的功效有的称为功效,有的称为功能,有的称为效用,有的称为作用,有的称为效能等等,大概有十来个不同的这种用语。到了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中医药的高等教育开始,有了比较规范的《中药学》教材以后,在教材当中就把它规范为叫做功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分歧,什么分歧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的系统把它称为功能,但是以教科书为主的这个系统把它称为功效,同样介绍的一个事物,用不同的术语,应该说这个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功能和功效,还应该有人来统一,我个人的观点,用功效比功能好,使用功效。因为中药的功效,功是作用,效是效果、疗效。比如说某个药物可以清热消肿,某个药物可以活血止痛,活血或者清热是它的功,消肿或者止痛是它的效,功能仅仅就是前面的作用的部分,没有体现它的效果的部分,所以我个人的观点主张就是把它规范在功效这个术语,这样子就更好一些。当然这是一个希望,同学们知道目前有这么一个现状。过去的用语很多,现在虽然减少了,但是还有两种不同的称谓,两种不同的称谓当中,似乎功效比功能要更好一些,这个大家都可以思考。学术上的东西不一定某一个人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所以今后大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我们麻*,它是功能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而在《中药学》里面是功效,它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指的是相同的内容,但是前面用的术语是不一样的。这是关于中药性能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性能的含义,所以要求同学们掌握的也就是那两句话,我最先提到的,后面补充说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帮助大家理解和思考的。


  第二个问题,概述当中的中药性能的内容。中药的性能,自从有了全国统编教材以来,在这一章里面,一般就是象我们这个教材一样分为五节,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归经;第四节,升降浮沉;第五节,有*无*,或者有的把它称为*性。第三节、第四节有的可能交换,比如说把归经有的放在第三节,有的把升降浮沉放在第三节,但不管怎么讲,在中药的性能这一章里面,主要就介绍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性这么五个方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错觉,很多人就以为中药的性能只有这五个方面。其实不然,中药的性能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五个方面,所以我们书上在30页第二段,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大家一定注意,有个“主要”二字,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性,“主要”它不是完全,我们在学习本草文献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文献当中还发现,比如说有的时候提到补泻,某一个药的药性是偏于补的,有的是偏于泻的;有的药性比较滋润、比较滋腻,有的比较温燥,或者有燥性,那么(就有)润燥;有的药物善走,有的善守,那么就有走守;有的药物比较峻猛,有的比较缓和,那么就有猛缓;有的药物主动,它的作用偏于动,有的作用偏于静,比如说我们以后学习当归和熟地,都是补血药,当归补血偏于动,熟地补血偏于静,又有动静,还有什么刚柔等等,大概在文献当中,如果我们要仔细地把它搜集起来,可能有十多、二十种,这些都是属于中药性能的范畴。在这一些中药的性能当中,中药的润燥非常常见,就是在我们学的教科书里面,以后还常常要碰到,某一个药比如说能润肠、能够润肺,能够润肤,它的药性是偏于柔润的、偏于濡润的、偏于润养的;有的药物它容易伤津液、容易伤津血,它的药性是偏燥的,很多药(物)的使用注意当中都要谈到这一类的药,或者这一味药偏于温燥,偏于辛燥,那么要注意伤津的、津血不足的要慎用。所以很多地方都碰到了润燥这样的一个性能,实际上它也是相当重要的。其余的比如说补泻、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等,有一些就是太广,比如说补泻,中药的药,整个药不是补虚的,就是祛邪的,都可以补泻两分,就比较太笼统一些。有一些可能就是只有部分药,没有普遍性。比如说什么猛缓、动静这些不多,而且有些性能之间互相包容,互相交叉,比如说动静和走守,动和走就是互相交叉,所以由于种种的原因,对于这些比较次要的性能就不太重视,但是在过去的中药书当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这些也是中药的性能,所以就给大家学习中药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为了大家对中药的性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我们在教科书上就提到了主次之分,主要的是前面那五个方面,后面的相对要次要一些,次要当中比如说象润燥也是比较主要,主要的五个方面其实有的也比较次要,比如说象升降浮沉,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我们讲升降浮沉的时候还要讲,就已经显得不是象古代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药物的后面都只有性味归经,或者*性,没有哪一个药在性味归经里面再加上它是升浮的,或者沉降的,就说明它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就包括五味,现在的五味和古代相比,对于临床指导用药来说,那么它的指导价值也在不断地下降,这个也是在讲五味的时候,我们要说它的下降的原因。所以在这一段,就是30页的这一段,我们主要就让大家了解中药的性能的内容,主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前人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性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药物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呢?因为上午我讲功效的时候提到了,在《中药学》当中,一开始对功效的认识并不清楚、并不完善,所以最早在本草学记载药物的时候,更多的是记载它的主治。比如说在《神农本草经》当中,能够主咳逆上气的药,估计有三十多味,就是它能够治疗咳嗽、能够治疗气喘。但是通过什么样的功效来达到治疗咳嗽气喘呢?没有功效,当时。从我们现在看来,比如说五味子,可能是收敛肺气来达到了止咳平喘的,比如说杏仁可能是苦降了肺气达到了止咳平喘,麻*可能主要是它辛散,通过它的宣肺作用,象《神农本草经》谈到人参这些药,也能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气虚了,通过它补肺气的作用,象麦冬这些(药),《神农本草经》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阴虚,用来补肺阴,肺阴得到了滋润,肺得到了肺阴的滋润,咳嗽气喘缓解了。有的药可能是通过祛痰,祛痰以后达到了止咳平喘的,因为古代没有功效,只有主治,临床这些药物能够用于咳嗽气喘,在不明确它的功效的情况下,就要用更多的性能,就是来说明这个药物的特征。这个特征越多,它的个性就越鲜明,在临床上运用的时候,选择药物的时候就更加准确。一个不太恰当地例子,比如说我要来跟大家介绍《中药学》,如果我没有跟大家讲课之前,你们的辅导老师,就说《中药学》是一个姓张的老师,只有一个信息,就相当于只有一个性能,可能我跟你们在一起,你也不知道我就是要讲中药的,然后再总结其他方面,比如说是一个男性的老师,年龄有六十岁,然后在讲他的身高公分,然后有一点偏胖,或者他的口音,或者行为举止、肤色,或者什么头形、什么脸形等等,这样子可能你们马上就说可能就是跟我们讲中药的张老师了,在过去用中药就是这样情况,知道它可以用于咳嗽,这个药可以用于气喘,但是在不知道功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量的性能的介绍,使它的个性特征把它突现出来,这样子在临床选药的时候,就非常的准确了,后来功效越来越发展,当然有的性能的指导价值就有所下降,所以功效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用药更加主要的选药的依据。所以性能它为什么这么多的内容?有主有次就是这样来的。


  在30页的第三段,就是另外一个内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上午提到的性能和性状的区别。要学好中药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学好五味理论,这样的一些理论,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中药的性能和性状。

中药的性能就是我们前面刚讲的,就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性等等,它是用来概括中药功效或者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主要是功效,因为性能里面有一个*性,*性它不是功效,但是我们现在一直把它放在性能里边,所以我们说它是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性也是一种作用,*性作用,如果把*性把它单独地分离出来,那么性能就是概括中药功效的特征的一个基本理论,有这样一个区别,所以我们书上用的是对中药作用的一个概括,这个性能是从前面我们就知道这样的一些内容,它首先观察的对象是人体。怎样的人体呢?是服用了药物的人体,病人或者说患者服用了药物以后,它要产生一系列的这种(生理病理)变化,然后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加以概括,逐步地就产生了性能。比如说我们有的人,比如说皮肤红肿疼痛,那就(是)一般说的长了疮疡,中医认为是有热*了。比如说我们用了*连,这个症状减轻了,服用了药物,对这个有热*的病证,它有减轻,那可能*连就有清热解*的作用,它的药性可能就是偏寒的,所以它是通过用了药的这种患者、这种人体产生的一些变化,或者说产生的一些效应,把它这样子总结概括起来,产生的这个中药的基本理论叫做性能。

什么指性状呢?性状就是我们书上在最后一段的第四行所说的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它的轻重、疏密、软硬、坚脆、干润等等),这些内容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比如说我们直接把*连放在手上,把地*放在手上,或者我们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来观察,它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它观察的是这个药材的一些物理特征。我们用感觉器官来摸一下,它是润的,是湿的,或者干的,是比较光滑的,或者比较粗糙的,感觉器官可以,用嗅觉器官,用鼻来闻一下,它是香的,或者臭的?有没有什么气味?用口来尝一下它是酸的,是甜的;用眼视觉器官来看一下,它的颜色是红的、是*的、是白的、是青的?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中药的性能,是我们中药的基本理论,是在临床我们认识药物、选择药物、使用药物的重要的一个依据;性状,现在主要是用于《中药鉴定学》,鉴定药材的时候,要对药材进行一个它的性状的描述,主要用于《中药鉴定学》。但是在古代,往往把性能和性状混在一起,尤其是从宋代开始,当时为了探讨一些药物产生疗效的一些基础,为什么这个药物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当时就从它的一些外观特征,就是主要是通过性状,比如说丹参能够治疗心烦不安,心是主血脉的,血脉是红的,在五行当中,丹参是红的,红(是)入心的,就用这个,因为丹参色红入心来解释这个丹参,它为什么作用于心经?就用这种颜色、气味、质地,就形成了一整套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我们就把这种解释的原理就称为法象药理学,方法的法,象征的象,这种法象药理学开始于宋代,盛行于金元,那明清也有,普遍地采用,到今天也有很多的影响。法象药理学在当时来说,人们为了探讨药物奏效的原理,这种思维的方式是可贵的,经过这样子的解释,对于帮助理解、记忆一些药物的作用,或者记住一些药材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说象玄参是黑的,它的黑色来帮助记忆,有的比如刚才讲的丹参,能够入心,比如说它能够清心除烦,记忆这些功效,把它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有积极的意义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又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个药材的这些物理的外观,就是前人说的法象,法象就是自然特征,和它的作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前人看到的是一些个别的现象,比如说丹参入心,是红的,并不是所有红的药,都能够入心,有的红色的药它并不入心,而有的入心的药并不是红色的,所以这是部分药物的一种,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在当时作为一种药理解释是可以的,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这个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就是把中药的这个说理,解释它作用的机理引入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这样一个途径,如果什么解释得通,就用什么各取所需,那就是徐灵胎所说的,清代的一个医药学家,徐灵胎解释药理的时候,以“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等等,什么样的方法你能够讲得通,你就用什么来联系,其实就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方法,这样子不好,并不能真正揭示中药奏效的原理,

其实这一点前人已经认识到了,前人认识到了,尤其是要把性状和性能区别开来。我上午讲那个明末的本草学家贾九如他编那个《药品化义》,《药品化义》里面他就认为对药物的学习、研究要从八个方面来认识,这八个方面一个是体,身体的体,这个体就是药材的轻重,是滋润或者干燥这些内容,就是体;另外就是色,它是红的呢?白的呢?它的颜色;另外气,是香的呢?臭的呢?真实地用嗅觉器官嗅来的气;味,是酸的呢?甜的?苦的?体、色、气、味。这四个方面贾九如说它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也就是说药材的体色气味是与生俱来的,是它客观存在的,这个就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属于中药性状的范畴。另外四个方面,一个是形,形态的形,贾九如的形就是指的药物的阴阳,它属于五行当中金木水火土的哪一行?(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它;另外,性,它是指用寒热温凉,它属于什么药性?能,就是它的升降浮沉,这样一些内容;力,它就是宣通补泄,敛散这些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这四个方面,形、性、能、力,贾九如就说,“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格物”就是研究事物道理的时候,医人就是医生,在研究药物的时候,这个是推测出来的,就属于性能的部分,它是通过人体服用了药物,医生用中医的理论对患者的变化加以分析、概括。所以是“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前者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所以在明代,其实在本草学里面,把药物的性状和性能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当时把性状用于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是情有可原的,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在今天就不应该过分提倡,但是在我们现代的《中药学》里面,经常还有所反应,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经常能看到滑石为什么利尿,滑能利窍,滑石用手去触摸的时候,它的体是滑腻的,所以它就能够利尿通淋,这个就是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反应。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中药里面,安神药还有一个重镇安神,好象有的药物安神是因为它很重,是不是因为重就一定能安神呢?其实我后面讲安神药的时候要讲,我们原来的五版教材安神药没有分节,那么六版教材安神药分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应该说这是一个退步,不是一个进步,是重新把已经摒弃了的法象药理又重新把它加以强调,而且按照这样的分,安神药还有其他的问题不能解决,讲具体的药的时候再说。这里我就是对法象药理学给大家简单地的说一下,今后如果见到,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用药物的性状特征为主来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前人把药材的自然特征叫做法象,用法象来解释药理叫做法象药理学。

这个药理二字是中医药当中本草学当中固有的,这个药理二字的最早出现在北宋,北宋的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当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非常喜欢医药,他专门写了一个《圣济经》,《圣济经》里面一共有十篇,八、九、十,十篇,第十篇就叫药理篇,就是介绍法象药理的一些思想,所以这个药理本身是中药里面固有的一个术语,就是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奏效的原理。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我们不能因为法象药理学不是非常的有科学性,我们就现在完全的否定它。前人用法象药理学来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他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首先是疗效肯定的基础上,首先肯定疗效,它有了疗效,再想办法用什么自然特征来解释,我们不能否认法象药理,就把疗效都加以否定。比如说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清代的徐灵胎在解释续断的时候,他认为它是青(色)的,象人的筋,又是一个主根长在地里面,象人的筋骨,所以它能够强健人体的筋骨,前面很多解释都是法象药理学,但它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呢?它有一个前提,因为续断能够补肝肾、健筋骨,在这个基点上再来说明它为什么补肝肾、健筋骨?我们不能否认它因为青的,象人的筋这些把它否定了,把它能够补肝肾、健筋骨都一起否定,这个就不对了。所以这个是正确对待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要肯定它的基本功效,这个是从实践当中来的、从临床当中来的,应该是可靠的,至于说理的一些方式,我们值得探讨,值得商榷。在今天我们要用其他的方法来研究药物奏效的机理,不能停留在法象药理学这个水平上,这个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休息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七讲中药的性能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