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有静脉曲张且没有治愈的患者们,十分担心自己会患上“臁疮腿”,臁疮腿是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糖尿病、深浅静脉炎、血栓性深静脉炎、淋巴管阻塞等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愈,将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以后的行走能力。那么臁疮腿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臁疮腿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可是臁疮腿前期症状,又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专家提醒:有了症状应及时检查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臁疮腿的诊断方法本病多由经久站立或担物负重,以致下肢络脉失畅,局部气血郁滞,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腐烂皮肉而成。下肢皮肤受伤,虫咬以及湿疹等,常为诱发因素。其特点是溃疡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本病初起以脾胃湿热表现为主。脾主四肢、肌肉,脾胃湿热下注,经络阻滞,气血凝涩,则局部?红漫肿;热微则痒,热盛则痛,湿盛则肉烂,热盛则肉腐,湿热蕴蒸则痒痛腐烂俱见。湿为阴邪,缠绵胶着,故滋水淋漓,疮腐不鲜。本病病程缠绵,经久难愈,日久气血被耗,脾胃虚弱,则以气血两虚表现为主。气血亏耗,正气不充,滋养乏源,则疮口下陷。气血虚弱,*滞难化,则疮周皮色紫暗,疮面肉色秽暗,脓水腥臭,并伴神疲体倦,面色失华等脾虚气血虚弱症状。本病以清热利湿,调理气血为基本治疗原则。
由静脉曲张、静脉炎等引起的老烂腿危害:此种类型的老烂腿多发生于长期站立、负重行走,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老烂腿的表现主要是初起局部先痒后痛,红肿,继则破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以后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成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流溢灰黑或带绿色污水,臭秽不堪,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每因*水浸淫而发湿疹。
由脉管炎、糖尿病引起的老烂腿的危害主要是下肢疼痛及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老烂腿的病变早期时表现为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进而干脆不能行走,行走时疼痛难忍,以后又出现休息时也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因疼痛难忍而彻夜难眠。
臁疮腿的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可出现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坏疽可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和性三种,坏疽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出现以上症状尽快到周围血管科就诊,避免截肢。
那些时间久、范围大,骨头也有感染的老烂腿溃疡还有待于“剥皮”手术。在半身麻醉下,将病变的皮肤切除,有病变的骨头表面也要削去,直至正常部位。然后用附近或对侧,或身体其它供应的皮肤来修补。溃疡恶变成癌的,必须采取截肢手术。
臁疮腿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上所说的臁疮腿属于现代医学的慢性下肢溃疡,常因湿热、寒湿阻滞经脉,使淤血内停,脉道不通而发生。中医在治疗臁疮腿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千年的发展,辨证论治成为中医*具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下面就来看看臁疮腿的中医辨证论治,希望能对大家的治疗有所帮助。
1、湿热下注证:多见于臁疮初期,外臁部位,先痒后痛,红肿成片,溃后脓水淋漓,进而腐烂,脓血脂水俱下,形成溃疡,伴小腿青筋显露,舌质红,苔白或*,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消肿。方用萆薢渗湿汤。外用金*散。
2、瘀血阻滞证:症见小腿青筋怒张,患处肿胀或破溃,周围皮肤色紫褐,小腿肿胀,足肿色暗红,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少苔,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解*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外用七匣散外敷。
3、肝肾阴虚证:多发于小腿内臁,溃疡缠绵日久,漫肿微痛,滋水不多,周围肿色暗黑,伴腰膝酸软无力,足跟疼痛,舌红少苔,脉濡细。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汤,外用生肌白玉膏。
4、脾气虚陷证:患处溃疡,肉色灰白或暗黑,脂水稀薄淋漓,足胫浮肿,形倦畏寒,面色苍白,食少纳呆,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健脾,补中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外用生肌散。
以上就是关于臁疮腿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吧,中医将臁疮腿分为湿热下注证、瘀血阻滞证、肝肾阴虚证和脾气虚陷证论治,在治疗臁疮腿的过程中,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运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指导临床,对臁疮腿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强调多层次、多环节,综合调理,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